闩锁(Lanch-up)效应,一般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擎住效应,是由于IGBT超安全工作区域而导致的电流不可控现象,当然,闩锁效应更多的是决定于IGBT芯片本身的构造。实际工作中我们可能很少听到一种失效率,闩锁失效,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什么是闩锁效应~
一般我们认为IGBT的理想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:
上图直观地显示了IGBT的组成,是对PNP双极型晶体管和功率MOSFET进行达林顿连接后形成的单片型Bi-MOS晶体管。
故在G-E之间外加正向电压使MOS管导通时,PNP晶体管的基极-集电极之间就连上了低电阻,从而使PNP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。此后,使G-E之间的电压为零或者负压时,首先MOS管处于断路状态,PNP晶体管的基极电流被切断,从而使IGBT关断。所以,IGBT和MOS一样,都是电压控制型器件。
闩锁效应的产生是在哪里?
其实IGBT的实际等效电路与上面我们讲到的理想等效电路略有不同,还需要考虑其内部寄生的电容,如下图:
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,实际等效电路是由可控硅和MOS构成的。内部存在一个寄生的可控硅,在NPN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并有一个体区扩展电阻Rs,P型体内的横向空穴电流会在Rs上产生一定的电压降,对于NPN基极来说,相当于一个正向偏置电压。在规定的集电极电流范围内,这个正偏电压不会很大,对于NPN晶体管起不了什么作用。当集电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,该正向电压则会大到足以使NPN晶体管开通,进而使得NPN和PNP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。此时,寄生晶闸管导通,门极则会失去其原本的控制作用,形成自锁现象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闩锁效应,也就是擎住效应,准确的应该说是静态擎住效应。IGBT发生擎住效应后,集电极的电流增大,产生过高的功耗,从而导致器件失效。
动态擎住效应主要是在器件高速关断时电流下降太快(di/dt大),dv/dt很大,引起的较大位移电流,流过Rs,产生足以使NPN晶体管导通的正向偏置电压,造成寄生晶闸管的自锁。
在IGBT中,在有过电流流过时,我们通过控制门极来阻断过电流,从而进行保护。但是,一旦可控硅触发,由于可控硅不会由于门极的阻断信号等而进行自动消弧,因此此时的IGBT不可能关断,最终导致IGBT因过电流而损坏。
那么我们可以怎么样来防止或者说是减小擎住效应呢?
一般有以下几种技术:
采用难以产生擎住效应的构造,也就是减小体区扩展电阻Rs。
通过优化n缓冲层的厚度和掺杂来控制PNP晶体管的hFE。
通过导入降低寿命的手段来控制PNP晶体管的hFE。
壹芯微科技专注于“二,三极管、MOS(场效应管)、桥堆”研发、生产与销售,20年行业经验,拥有先进全自动化双轨封装生产线、高速检测设备等,研发技术、芯片源自台湾,专业生产流程管理及工程团队,保障所生产每一批物料质量稳定和更长久的使用寿命,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,大幅降低人工成本,促进更好的性价比优势!选择壹芯微,还可为客户提供参数选型替代,送样测试,技术支持,售后服务等,如需了解更多详情或最新报价,欢迎咨询官网在线客服!
手机号/微信:13534146615
QQ:2881579535
工厂地址:安徽省六安市金寨产业园区
深圳办事处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宝华大厦A1428
中山办事处地址:中山市古镇长安灯饰配件城C栋11卡
杭州办事处: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西路118号杭州电子商务大厦6层B座
电话:13534146615
企业QQ:2881579535
深圳市壹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| 备案号:粤ICP备2020121154号